•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为引擎“通电” 为保供“护航” 权威媒体再度聚焦宁东铁路

    稿件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神华能源报    发布时间: 2025-10-16

      编者按

      在能源保供与绿色转型的浪潮中,我们既需要基础设施升级的“硬支撑”,也需要一线劳动者团结奋进的“软实力”。今日,我们同时聚焦两个战场:一边是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的攻坚现场,机械轰鸣、火花飞溅,一条贯穿戈壁的“能源动脉”正焕发新生,以绿色动能驱动未来;一边是宁东铁路古窑子车站的调车现场,调车长辛鹏飞与同事们九年如一日,于毫厘之间守护安全,在每一钩连挂中诠释责任。

      宏大蓝图,终需落实于一钉一铆的耕耘;保供使命,更离不开每个人的恪尽职守。二者共同勾勒出公司高质量发展最真实图景:——既有创新引领发展的前瞻布局,也有平凡岗位的坚实奉献。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报》《神华能源报》与多家权威媒体同步报道了这两条战线上的奋进身影。让我们跟随笔触与镜头,一同走进这群建设者的世界,感受那源于平凡、却铸就不凡的奋斗力量

    图片

    01

      从“油动力”到“电引擎”

      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冲刺试运行目标

    《神华能源报》记者  吴薇

      金秋十月,走进西部创业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与焊花的飞溅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乐。近千名建设者穿梭在各个作业点,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力冲刺2025年底开通试运行的目标。

    图片

      作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涵盖244公里正线、157公里支线及27座火车站。项目预计今年底开通试运行,届时宁东铁路运力将提升10%,机车单机功率提高2倍。实施“油改电”后,每年可降低运营成本7355万元,并减少约1.6万吨标准煤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绿色高效运输具有战略意义。

    图片

      10月9日,在宁东铁路长城南至配煤中心站区间施工现场,电气化改造项目设备材料组主管何启斌正盯控作业人员进行接触网消缺作业。他指着高耸的接触网支柱向记者介绍:

      “这些银色‘骨架’将成为未来电力机车的‘动力通道’”。

      在不远处的牵引供电所,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设备送电试验。“可以送电”的呼号声与一旁悬挂的“决战年底开通”的条幅相互辉映,勾勒出一幅攻坚克难的动人画卷。

    图片

      安全与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西部创业严格落实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建设单位的五方责任,全方位、系统性抓好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据项目综合业务主管李建武介绍,针对营业线施工高风险特点,各标段实行“网格化+穿透式”管理,通过“人防+技防”双保险筑牢安全防线。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施工天窗3252个、高风险作业919项,开展现场监理盯控23360人次。安全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整改率达100%。

    图片

      科技创新是推动工程建设的强大动力。西部创业依托“巨晓林技能大师联创共建工作室”,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强制风冷牵引变压器、组合电气开关、无功补偿装置及接触网防松系统等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BIM技术的运用,为每根接触网杆建立了专属“身份证”,实现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运维。此外,针对部分专用线无法挂网的限制,项目团队联合研发大功率电电双源机车,成功攻克了非电气化区段牵引的技术难题,有效解决了装卸车“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项目“四电”专业已完成设计工程量的95%,站场房建完成90%,外部电源工程完成60%。全体建设者正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全力推进接触网消缺、牵引供电所设备调试、电力机务段及调度中心建设等关键工程,向着年底开通目标奋力迈进。

    图片

    02

      铁路线上的“移动指挥官”

      《国家能源集团报》特约记者  吴薇

      10月1日,国庆节。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西部创业宁东铁路古窑子车站综合作业组调车长辛鹏飞和连结员戴福鹏已在清水营站开始忙碌。

      “今天是国庆节,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辛鹏飞边走边叮嘱,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沉稳,“安全规章就是生命线,每个信号、每钩连挂都得精准到毫厘。”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从货运员到连结员再到调车长,9年时光里,他把青春刻进了宁东铁路的每根钢轨。作为国家“西煤东运”的战略通道,这条纵贯戈壁的“能源动脉”承载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煤炭与化工产品运输重任,越是佳节来临,保供的责任越是千钧重。

    图片

      作为综合作业组的一名调车长,辛鹏飞的工作像个“移动指挥官”,负责枣泉、马莲台、水洞沟3个电厂火车卸车作业,清水营、任家庄矿火车装车作业,还要兼顾灵武陆港、鸭子荡港通物流园和马跑泉3个站台的调车作业。这份工作,没有聚光灯下的辉煌,却需要绣花般的细心和十二分的专注。

      14时,辛鹏飞的对讲手持台响起:“调车长,14时35分5802次列车到达清水营站,检查装车线路和装车器具。”

      “收到。”接受完车站值班员传达的调车计划和注意事项后,辛鹏飞立即向戴福鹏传达:“认真检查,做好呼唤应答,确保人身安全”。一边说着,两人一边开始检查线路及装车设备。

      14时35分5802次列车缓缓驶入站台。辛鹏飞登上机车驾驶室,将无线调车灯显设备递给司机调试,很快那熟悉的“滋滋”电流声就响了起来——这是他9年调车生涯里最亲切的背景音。“这是咱的‘生命线’。”他常对新来的连结员说。

    图片

      待司机复诵完调车计划,车站值班员的指令穿透秋阳:“调车作业计划传达完毕,开始作业!”

      “收到,开始作业。”辛鹏飞转身时,工作服后背已洇出一片汗渍。他先和司机做好防护提醒,随即对戴福鹏下达指令:“连结员,做两道尾部防溜。”他自己则快步走向第一辆车的侧面,只见他猫着腰,把提前准备好的铁鞋设置在车轮与钢轨的缝隙,仔细查看铁鞋与轨面的间距是否密贴,“差一毫米都不行。”确认铁鞋与钢轨面密贴无误后起身,“防溜是第一道防线,半点马虎都要不得!”辛鹏飞说。

      完成防溜作业,熟练地关闭了折角塞门、摘开制动软管,辛鹏飞与戴福鹏进行“互控”后汇报给车站值班员,提开车钩,向司机发出“牵出”的信号指令。

      随后,辛鹏飞和戴福鹏对车辆进行了空车货检。在检车过程中,辛鹏飞敏锐地发现一车体破损处加固材料松动,经仔细检查确认后,需要重新加固。他立即联系装车站,在装车前对其进行了加固处理,避免了一起可能的漏煤事故。

    图片

      15时05分,所有准备工作就绪。辛鹏飞敏捷地登上车梯,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前方线路。听到戴福鹏说:“人已上车,连挂”后,辛鹏飞用对讲手持台向司机发出指令。

      机车缓缓启动,辛鹏飞的声音在空旷的站场上回荡:“十车、五车、三车,停车!”从车梯下来,他查看第一节车厢和装车漏斗的距离后,站在安全地点,听到戴福鹏传来“人已下车,连挂”后,通知司机,“连挂28米,注意控制速度。”对讲手持台里的指令不断,辛鹏飞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机车时而前进、时而停车检查。此时,他的额头已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却浑然不觉,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作业上。

      铁路调车作业堪称“在刀尖上跳舞”——车辆溜逸、信号误判、人员误入危险区域,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但9年的实战磨砺让辛鹏飞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副“顺风耳”——远处信号灯的细微变化、车轮与钢轨摩擦的异常声响,都逃不过他的敏锐观察。

      突然,他的目光锁定一节车厢:煤堆顶面呈现明显的倾斜弧度。“装车站,叫停机车,第23节车厢偏载,需要立即进行平煤处理。”他果断喊停。10分钟后,煤堆被摊平,经检查确认达到安全放行条件,他才再次通知火车司机和矿方装车人员可以继续装车。

      16时17分,最后一节车厢完成装车。辛鹏飞与装车人员逐一核对过衡记录、货物运单、铁路货车调送单,确认无误后,才郑重签名、盖章。随后,辛鹏飞又和戴福鹏对列车进行了重车货检。

      16时40分,列车牵引着黑亮的煤流缓缓驶出站台。辛鹏飞摘下安全帽,揉了揉僵硬的后颈,望着远去的列车露出满足的微笑——这抹笑意里,藏着对岗位的赤诚,更映着身后万家灯火。

    股票代码:000557


    版权所有: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1674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92号